图片/东方IC 据广东省卫健委网站消息,6月2日0-24:00,全省新增本地确诊病例15例,广州市报告确诊病例4例。广州新增本地无症状感染者5例。 广州新增2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分别来自缅甸和坦桑尼亚。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7例,广州报告5例,马来西亚2例,其余3例来自加拿大、缅甸和阿联酋;东莞报告1例,来自刚果民主共和国;阿联酋中山市报告1例。 截至6月2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498例(境外输入1040例)。目前有102例住院病例。 31个省份新增24例确诊 其中15例为广东本地病例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6月2日0-24时,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4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9例(上海3个,广东2个,四川2个,北京1个,福建1个)。例),本地病例15例(均在广东);没有新的死亡;无新增疑似病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6例,解除医学观察密切接触者507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增加1例。 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93例(其中重症2例),疑似病例2例。累计确诊6086例,治愈出院5793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6月2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通报,确诊病例364例(其中重症7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86170例,死亡4636例,确诊病例91170例,疑似病例2例。累计追踪密切接触者8539人,尚在医学观察8539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8例,其中境外输入13例,本地5例(均为广东省);同日转为确诊病例4例(无境外输入);同日解除医学观察21例(境外输入19例);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373人(境外输入335人)。 港澳台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1288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11848例(出院11576例,死亡210例),澳门特别行政区51例(出院49例),台湾9389例(出院1133例,死亡149例) . 广州本地病例4例已接种首支疫苗 6月2日,广州日报记者采访了广州市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及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城市。第八医院院长雷春亮。 据雷春亮介绍,在50多例本地病例中,有3例病情严重。平均年龄49.1岁,重症和危重症平均年龄67.8岁。 雷春亮介绍,根据临床观察,观察到该本地病例的四个主要特点: 首先,感染者病毒载量高,然后带来另外两个特点——疾病传播能力很强,患者病情进展迅速,潜伏期很短第四个特点是核酸长期转阴。目前,这些本地病例中只有一例核酸转阴。 “在这起局部感染病例中,发现有4名患者注射了第一剂新冠疫苗,并在第二次注射前被感染。 目前发现,只要接种了疫苗,即使两次注射没有完成,基本情况并不严重,临床反馈结果表明,疫苗预防重症的效果是非常突出。”雷春亮说。 广州荔湾区7条新线暂停运营 据央视消息,为快速有效阻断疫情在风险地区蔓延,保障广大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广州市交通运输部门组织城市公交集团持续优化调整涉及防控区的83条公交线路。一是新公交19、487、夜103等7条线路将停运,二是调整公交。 71等6条线路不进入防控区。 目前,防控区内共有29条公交线路停运,中南街和白河东街道地区有40多条公交线路取消停靠。 “只下不上”措施。市交通运输部门提醒广大市民,旅客要不断增强自我防护意识。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必须出示健康码(健康码必须为绿色方可乘坐),自觉配合工作人员做好体温检测等防疫工作,乘坐公交车。在此期间,应定期佩戴口罩,以减少不必要的交谈。同时,应优先考虑通过手机登机码或移动支付等非接触方式购买或支付,并妥善保留登机信息以备日后查询。 我们会全力以赴,确保高考的顺利进行,广州会这样做! 高考即将来临。疫情防控背景下,今年广州考生高考安排会有哪些变化?各部门将如何做好高考服务保障工作? 6月2日,广州市召开疫情防控(2021年第69次)新闻发布会,市卫健委、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将在会上汇报有关工作,并回答记者提问。 广州市副市长王东介绍,广州把安全高考作为当前全市的重中之重。今年广州高考报名人数5.4万多人。共有56个考点,1900多个考场。 1、考场设置:设置通用考点和隔离考点,保证轨迹不相交,空间完全隔开 广州市卫健委副主任刘成勇介绍,总体从以上来看,今年广州人选大致可分为五类,分别是普通人选、重点区域人选、密切接触人选、次近距离人选- 联系候选人,以及核酸检测呈阳性的候选人。 在考点设置中,分为普通考点和隔离考点两类。 在总考中心,分别设置总考室、备用考室和隔离考室。 广州将根据不同类型的考生采取不同的保护标准和要求。不同类型的考生会安排在对应类型的考场,保证轨迹不相交,空间完全分隔。 其中,对核酸检测呈阳性的考生,在定点医疗机构专门设置独立考场,最大程度保障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对所有考生和考务人员,首先进行14天健康监测,并申报健康状况和旅行史,并分别在5月31日和6月5日前组织两轮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守住基本底线。 重点区域考试、密切接触考生、次密切接触考生等,在往返考点途中使用专用车辆和专职司机,明确车辆和司机的防护要求,确保闭环管理和标准化保护。需要提醒的是,考试结束后,考生需要连续监测14天的健康状况。 高考期间,市卫健委将安排各考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副健康检查员选派医务人员驻守,落实一线保障。 2、出行:按需开发13条公交专线,组织风险地区居家隔离考生“一对一”接送 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沉颖介绍,广州市将按照分级分类防控要求,高标准、严要求公共交通疫情防控,通过增加运力等措施加强班次,在考生出行高峰期进行短期调度,合理控制车辆满载率。对于在严格控制地区参加考试的考生,市交通部门会同市教育部门组织市公交集团爱心出租车队,通过点对点、点对点等方式,为高危地区考生提供个性化出行服务其他方法。确保学生出行的安全和健康。 其中,13条专线已按需要开发,其余线路正在接驳中。在此基础上,继续组织出租车公司开展“关爱考试”服务。 沉颖介绍,对于居家隔离风险中等的考生,将组织出租车队爱心送考,通过“点对点一对一”方式保障考生出行。一个人”的方法。 “也就是说,3天内。一司机一车只服务一名候选人,不会同时服务其他乘客。” 同时,严格做好车辆和司机的疫情防控工作。疫苗的整个接种过程必须按要求完成,“保证两次注射都完成,并且已经过去14天以上,并且需要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沉颖表示,对于拟交付的密切接触者和亚密切接触者类型,除满足上述条件外,还要求考生的司机穿戴防护服和防护手套,并做好充分的个人防护。 为给广大考生提供安静的考试环境,市交通运输部门还将围绕南武中学、三中等10个考场,组织临时实施40个公交站点、80多条线路。 调整并严格督促相关施工单位停工停产,降低噪音。 3、饮食:高考不推荐这些食物 高考期间,考生和家长在饮食上有哪些注意事项? 广州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吴少斌提醒大家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是食品安全本身的问题,二是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健康饮食习惯问题,三是可能通过食物传播的肠道传染病问题。 “安全比美味更重要。”吴少斌说阳性学生如何高考,肉、禽、蛋、海鲜要彻底煮熟。汤、锅等食物应煮至70摄氏度。重新加热熟食时要彻底。根据该指南,考生不应食用未完全煮熟的高风险食物,如水煮鸡、水煮虾等。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个体差异或饮食不当,即使考生食用安全食品,其健康也可能受到影响。有些考生有乳糖不耐症,家长不要强迫考生吃太多牛奶。家长应观察考生是否有食物过敏史。如果是这样,他们应该尽量避免食用含有过敏原的食物。注意老中医的经验,吃饭时注意营养平衡,不偏食,忌暴饮暴食。不要喝太多冷饮,以免引起肠胃紊乱,引起腹泻。 “在饮食方面,考生要特别注意不要吃生的贝类和水产品,不要吃烤牡蛎。此类食物更可能含有诺如病毒。诺如病毒感染的腹泻虽然在秋冬多发,但一年四季都可以感染。”吴少斌指出。 考生外出就餐,应选择食品安全量化水平较高的A、B级餐饮单位。 “根据市场监管部门的监管经验,建议不要点凉菜、红烧熟食、生海鲜、青豆、冷加工糕点等高风险食品。”吴少斌指出,建议不要点五指毛桃汤,因为它的根容易断肠。草的根与后者有关,后者是剧毒的。同时,建议不要点不熟悉的蘑菇食物,因为怕混入毒蘑菇。绝对不要吃河豚。不建议从街头小贩和流动小贩那里购买食物。 如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或疑似食源性疾病,考生或家长可拨打政务服务热线“12345”或“12315”进行举报。 4、天气:高考恰逢“龙舟水”广州考生要注意天气变化 据广州市气象局副局长贾天庆介绍,广州目前是一艘“龙舟”。 “水”降水集中期,5月30日20:00至6月1日20:00,全市大暴雨为今年最强降雨。具有降水范围广、历时长、局地降雨强的特点。他说,整个6月将继续以高温多雨为主,6月3日至4日、11日至13日、28日至30日将有3场大到暴雨。 针对高考期间的天气,贾天庆表示,气象部门分析了近十年全国站的气象统计数据,每年高考出现降水的概率为100% 其中,2016年、2018年、2019年高考期间有暴雨以上降水过程,其余年份均出现暴雨和暴雨以下降水过程。 “今年高考恰逢广州龙舟水雨季,现在判断没有台风,但会受到海上暖湿空气的影响。”贾天青根据天气预报提出建议。一是高考期间天气炎热。考生需要及时补充水分,以防中暑,防止因室内外温差大而引起的感冒。二是高考期间雷雨多发,对交通造成不利影响。考生应提前出行。规划和安排充足的出行时间,确保道路安全及时;三是关注广州市气象部门发布的最新天气预报。暂停。 5、保障:绿色通道保障考生身份证申请服务 据广州市公安局副局长王晓东介绍,针对近期广州本地新增案件情况,广州警方充分利用智慧新型警务和大数据智慧应用,全力协助卫生、疾控等职能部门做好涉及高考的疫情筛查工作。 广州市公安局将设立绿色通道,保障考生身份证申请服务。公安物证部门将按照“优先受理、优先发放、优先制作、优先发放”的机制,快速启动绿色居民身份证申请流程。确保及时使用身份证的考生能够快速拿到居民身份证的渠道。 据悉,公安部门已在全市56个考场安排民警配合教育部门。虽然现场警察负责检查他们的身份证,但可以依靠一些忘记带身份证的候选人。移动警务终端和“广东省事”微信小程序为考试机关提供身份信息查询和远程验证服务。也就是说,在考生忘记携带身份证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以上两种方式有效解决身份验证问题。 针对极端天气和其他情况制定应急计划。广州警方专门制定应对极端天气的措施和应急预案,包括运用立体安全巡逻防控机制,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置突发事件;优化考点周边交通组织,提前放开考点周边控制道路和控制时间段;考车与考生共同通过的主要路口和路段,前端护理团队在紧急情况下为考生提供紧急救助服务。 广州高风险地区集中在3个考点进行考试 6月2日,广州市荔湾区白河东街和中南街被提升为高风险区域。 广州市副市长王东介绍,目前处于高风险地区考点封闭管理的考生,将全部在该地区的2个考点(培英中学和振光中学)安排考试;居住在高危地区的考生将被安排在金道中学参加考试。 此外,中低风险地区的考生不得在高风险地区参加考试。如果原安排在培英中学和振光中学两个考点的考生目前居住在中低风险地区,将安排另外一个考场。考虑到学生在比较熟悉的考试环境中表现更稳定,目前处于中等风险地区的考生可以按照原计划在非高风险地区安排的考点参加考试;低风险地区考生可按原计划参加考试。在非高风险地区的考点参加考试。 王东介绍,密接和次密接考生集中在后备隔离考点,不设混合考场。近距离考生原则上1人一间考场,二度考生一间考场原则上不超过4人。 . “我们将确保所有考生‘参加所有考试’而不会错过任何考试。”王东说,广州也有独立的、独立的感染病房检查室,隔离,没有其他干扰。对考场监控、监考和上传试卷、保管更正、密封消毒等要求一一落实,确保公平、公正、温暖、周到。 今年,广州各考点配备专业的疫情防控副主考官,协助主考官专职负责考场的日常防疫工作和应急处置工作。设立普通考生通道、发热考生通道和隔离考生通道。所有进入考场和考场的人员都必须进行体温测量和一一检查。所有考生和考务人员都必须进行为期14天的自我健康观察。 汪东提醒,广州考生和家长不要太担心,希望考生集中精力备考。广州将有序、细致地做好考试组织工作。建议考生做好个人防护,接送时家长不要聚集在考场门口等候。 广州一例无症状感染者为一名高中生 医院为其设置了独立的检查室 据广州日报报道,记者了解到,有关部门要求全市第八医院专门设立独立考场,最大限度保障高考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广州市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八医院院长雷春良证实,一名17岁的无症状感染者,一名高级高中生,是5月29日无症状感染者5的密切接触者。 为确保考生顺利参加高考,市第八医院按照上级部门的指示,在医院1号楼设置了专门考场。相关设备设备今天全部就位,专科医生和护士全力以赴为高中生高考保驾护航。 雷春亮介绍,目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嘉禾院区共有床位1057张,其中可收治COVID-19患者的床位919张,病房330间。共有3栋楼,其中1号住院2号楼(69间病房,195张床位,包括6个独立ICU),2号楼(63间病房,126张床位)为负压病房,目前正在收治COVID-19 患者。 3号住院楼是普通病房。目前,三栋楼已全部开放,用于收治新冠肺炎患者。 “这次抗击疫情,各省市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大家同心协力抗击疫情,相信一定能战胜疫情。”雷春亮说。 广州白云警方查处2名散布疫情谣言的人 6月2日,广州白云警方通报:白云警方查处2名散布疫情谣言的人。 报道称,近日,所谓“越秀矿泉瑶台地区两名外籍感染者患病逃逸”在社交媒体上被泄露。 . 6月2日,白云警方在白云区景泰街和均河街发现再次造谣的景某(男,87岁)和冯某(女,52岁)。目前,警方已对景和冯进行了警告,两人已认错并删除了相关信息。 警方希望广大群众积极配合当前疫情防控工作,不发布未经证实的信息,不传播、不相信、不散布谣言。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苗负责人 中国已有20种疫苗进入临床试验 6 3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批准中国科兴新冠灭活疫苗进入紧急使用清单,这是我国第二个进入WHO紧急使用清单的疫苗。 6月2日晚,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第二届“实现人人享有健康——新冠疫苗研发、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分论坛,国务院联防联席会议联控机制科研团队疫苗研发组组长郑忠伟表示,目前国内已有20种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截至目前,中国已向国外提供超过5亿剂疫苗,2021年可向全球提供超过10亿剂疫苗。中国新冠疫苗的不良反应率低于2019年中国其他类型疫苗的平均不良反应报告水平。继国药、科兴之后,康希诺和中生武汉所的疫苗也在等待世界卫生组织的批准。 本文来源:广东省卫健委网站、国家卫健委网站、羊城晚报、广州日报、广州白云公安、北京日报 |
相关阅读
2022-05-21
2022-05-21
2022-05-21
2022-05-21
2022-05-21
2022-05-21
2022-05-21
2022-05-21
2022-05-21
最新阅读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