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际造船业在船舶信息化方面投入大量资金,结合工业4.0和智能制造,带动整个相关产业的发展,其次船载气象雷达,在软件开发上,用于人工交互考虑很少,获取数据后后端分析不到位。目前正在做的,大部分可以实现的船载气象雷达,只是前端数据的收集。数据监控平台上的操作软件比较简单,基本停留在简单的数据采集,然后配备存储系统。因此,可能需要解决前端数据分析系统、软件交互的改进和性能的扩展,这也是船舶智能化信息化的基础。 我国的舰船情报技术才刚刚起步。近年来,“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要求对舰船智能系统的发展加快推进,舰船智能的顶层设计和研究也开始了。工作。因此,我国开始在船舶智能系统制造领域加大投入和研发力度,以占领这一大市场。 目前,我国目前安全水上行驶的技术方案与实际需求相去甚远。目前的蒸汽渡轮导航和驾驶仍需要大量人工和人眼观察,夜间、大雾、大雨等恶劣天气条件下能见度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渡轮无法保证航行安全,不得不停止运营;对过往船舶状态的准确感知能力较差,无法有效预测和预警碰撞或倾覆风险,避免事故的发生。 解决本船航行态势感知预警分析: 辅助驾驶员更好地感知船舶自身状态及周边航行情况,避免驾驶员视野受限和驾驶员感知力不足,补充驾驶员感知力和判断力不足,预防船舶碰撞等事故的发生。 p> 但需要强调的是,该系统目前只能作为智能辅助系统,提供行车环境感知和情况分析预测,为驾驶员提供参考,但不能完全替代功能和职责船夫的。 功能说明: 1.全天候水上航行环境感知及三维动态显示,辅助夜航、雾航; 2.监控区域内所有船舶的数字化动态实时显示,包括航速、航向、航迹等; 3.碰撞风险预测分析及声光电预警功能,智能避碰; 4.渡船态势分析与辅助判断,智能激光测距; 5.立体监视、目标识别、AIS和雷达信息高度集成。 |
相关阅读
2022-04-29
2022-04-18
2022-04-17
2022-04-16
2022-04-15
2022-04-15
2022-04-12
2022-04-12
2022-03-26
2022-03-26
最新阅读
热点图文